方針內容解讀: 要求公司全體人員參與到環境和環保管理體系中,遵守環境和產品有害物質管控的法規及客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工業污染和化學品污染,生產不損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綠色產品。實行持續發展戰略,優化生產工藝和廢棄物管理,持續減少廢棄物排放,推行綠色制造體系,打造符合法規要求、客戶滿意的綠色企業。
方針內容解讀:
增強風險意識:通過不斷的對公司員工進行培訓、宣導、溝通、以及文件發行、控制管理等方式,增強員工的信息安全風險意識,降低信息泄密的風險。
提升管理水平:公司內部通過IT化系統、權限/區域安全設置等科學的規劃與管理,并持續不斷完善管理水平,如有不完善/不合理之處及時提出,并集思廣益使之完善。
滿足相關要求:收集法規、客戶、協作方、供應商等相關方適用要求,容納至公司管理體系中,不斷滿足各相關方要求。
持續履行責任:信息安全管理是企業運行發展中的責任和義務,通過不斷改進管理體系,完善管理,以持續滿足自身應付責任。
方針內容解讀:
科學合規:遵守法律法規,建立科學的可持續水管理制度,通過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技術層面的改進,持續提升用水效率。
平衡健康:積極實現可持續的水平衡,減少水資源浪費和損失;保證良好、健康的水質,持續完善水污染防治和廢水治理措施。
充足衛生:加強內部利益相關方溝通和互動,努力提供充足、安全的飲用水和衛生設施,對水資源短缺在內的水風險進行識別并制定應對措施。
流域保護:支持并配合地方、流域的水資源管理規劃,助力保護所在流域內的水資源,并不斷完善與外部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和信息公開。
當前不可持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導致氣候變化加劇、資源和能源加速枯竭、極端天氣事件日益增多,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然而,我們深刻意識到人類發展不應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我們主動承擔環境責任,守護地球可持續的未來。為此,立訊精密制定低碳和減碳相關目標,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工廠端碳排放,推廣綠色能源實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主動積極地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承諾 |
2022年目標進度 |
l 制定符合科學碳目標1.5℃路徑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
l 已步入制定減排方案及路徑、制定科學碳目標階段,計劃于2023年完成科學碳目標制定 |
l 公司2023年到2025年累積節能2.5億度 |
l 本年度新設定目標 |
l 持續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2023年達至30%,2024年達至40% ,2025年達至50% |
l 本年度新設定目標 |
l 制定符合科學碳目標1.5℃路徑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并將范圍三減排納入考量,持續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
l 碳盤查已納入范圍三供應鏈排放數據,科學碳目標計劃于2023年底完成制定 |
l 推動供應商節能減排,2023年至2025年,供應商累積節能目標為1億度 |
l 本年度新設定目標 |
1.科學減碳目標及行動計劃
我們于2022年1月5日承諾,設立符合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1.5℃路徑要求的減碳目標,不晚于2050年實現碳中和,計劃在2023年完成科學碳目標制定并獲得驗證與批準。這一承諾將是立訊精密為將全球暖化升幅控制在攝氏1.5℃以內,推動社會轉型至低碳經濟的核心貢獻目標。
立訊精密氣候變化“三步走”戰略

氣候行動及規劃

我們不斷從管理和技術層面進行減碳創新與實踐,通過自建光伏項目、購買綠色電力、購買綠證等綠色權益的方式大力推廣清潔能源使用,推動公司能源結構轉型。同時,我們積極構建能源管理體系、逐步上線智能能源管理平臺、投資高效能設備,不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公司碳排放。
2050年自身運營碳中和路徑

為厘清公司溫室氣體排放現狀,奠定碳減排策略制定及相關工作開展的基礎,我們根據《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法規以及ISO 14064-1 標準開展第三方溫室氣體核查工作。2022年,公司經第三方核證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如下:
范圍 |
單位 |
2022年 |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范圍1+2) |
tCO2e |
1,479,175.34 |
直接(范圍1)溫室氣體排放 |
tCO2e |
93,645.54 |
能源間接(范圍2)溫室氣體排放* |
tCO2e |
1,385,529.8 |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
tCO2e/百萬人民幣 |
6.91 |
其他間接(范圍3)溫室氣體排放 |
tCO2e |
6,280,391.04 |
*能源間接(范圍2)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基于市場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計算方式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范圍1+2)/當年度營業收入。
2.積極推進節能減排
積極推進各廠區通過結構節能、系統節能、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等方面,結合廠區現狀,開展節能減碳行動,助力科學減碳目標和碳中和計劃實現:
● 結構節能: 主要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及產品結構來節能。如:能源結構調整:燃煤鍋爐改天然氣,采用光伏太陽能發電或風力等可再生能源;產品結構調整:增加省能型工業比重,減少耗能型工業比重;
● 系統節能: 指從系統合理用能的角度,對生產過程中與能量的轉換、回收、利用等有關的整個系統進行節能。如:充分利用余熱回收節能、無功補償:配電柜和補償配電柜布局,車間無功補償布局等;
● 技術節能: 通過能耗監測,改進操作和維護,提高現有設備或系統的運行方案,并采用成熟的節能技術,對設備或系統進行技術改造,以及采用先進技術,更新設備或工藝等;
● 管理節能: 從設備日常運行管理,人員日常節能管理方面進行節能。如:對設備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確保設備運行在最佳狀態;及時根據車間溫度調整中央空調出水溫度,節省空調用電;
2022年,我們針對生產用電、供氣系統、中央空調、車間風機、生活辦公五大用能模塊的節能改造,共開展節能改造項目266個,節能改造項目投入超過5000萬元,累計全年節電量189,975.21MWH,相當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17,404.85tCO2e。
3.持續推動清潔能源使用
推廣并采用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是立訊精密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之一。立訊精密正在積極使用清潔能源,在各廠區的光伏鋪設上投入大量資源,增加屋頂式太陽能電站裝置容量,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承擔社會義務,并響應國家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號召。立訊精密積極關注各地政策,通過直購綠電、采購綠證、投入綠能基金等方式,獲取綠色權益,助力全球減碳目標的實現。我們計劃于2025 年實現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達50%。
- 2022年,立訊精密屋頂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54.64MW,光伏發電量41,021.89MWH,相當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4,728.97tCO2e
- 2022年采購綠證30,149MWH,相當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85,989.18tCO2e
- 2022年直購綠電 271,619.41MWH,相當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67,562.02tCO2e
- 2022年投入綠能基金獲取綠能屬性電量配額為26,463.96MWH,相當于減少溫室氣體16,325.62tCO2e
4.能源管理體系認證
為了更好推進節能減排和能源管理,立訊在部分廠區推行能源體系認證,全過程出發,遵循系統管理原理,通過實施一套完整的標準、規范,在組織內建立起一個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體系,注重建立和實施過程的控制,使組織的活動、過程及其要素不斷優化,通過例行節能監測、能源審計、能效對標、內部審核、組織能耗計量與測試、組織能量平衡統計、管理評審、自我評價、節能技改、節能考核等措施,不斷提高能源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有效性,實現能源管理方針和承諾并達到預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標。子公司獲得的部分能源管理體系證書如下:
立訊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ISO50001體系證書
江西立訊智造有限公司ISO50001體系證書
日銘電腦配件(上海)有限公司ISO50001證書
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承諾 |
2022年目標進度 |
l 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降低取水量與消耗量,減少廢水產生和排放 |
l 在各工廠推廣建立符合AWS標準的水資源管理體系,開展系列節水行動,并發展創新廢水處理技術 |
l 聘請外部有資質的環境監測機構,針對污水排放情況進行定期的環境監測,每個工廠每年至少1次 |
l 本年度新設定目標 |
l 通過各項節水措施,2025年取水利用率較2021年提高20%,即每單位收入所取用的水量減少20% |
l 2022年取水利用率較2021年提高超過10% |
l 貫徹4R(替代、減量、回用、回收)原則,推廣“廢棄物零填埋”經驗,提高資源利用率,至2025年,廢棄物轉化率超過90% |
l 廢棄物回收利用總量104,007.10噸,子公司廢棄物平均轉化率達83.15% |
立訊精密以“珍視水資源”、“高于紅線的廢棄物管理”、“最小化廢氣、廢水及噪音對人與環境的影響”的三個議題為抓手,全心打造綠色工廠。秉承這一目標,立訊精密以可持續的方式開展日常業務運營,積極改善工廠端用水情況、尋求替代性水源并主動披露水足跡;以廢棄物合規管理為紅線,逐步邁向廢棄物零填埋;嚴格評估并管控廢氣、廢水及噪音的負影響。
1. 珍視水資源
立訊精密以可持續的方式開展日常業務運營,積極改善工廠端用水情況、尋求替代性水源并主動披露水足跡。秉持“科學合規,平衡健康,充足衛生,流域保護”的可持續水管理方針,我們在日常運營中合理利用水資源,提升用水效率,減少廢水排放。
可持續水管理相關文件
各生產基地定期對廠區用水量進行監測與核算,以及時發現和處理用水異常。部分廠區已安裝智能水系統,可對生產與生活實時用水量、排水量、水平衡進行在線監控,實現用水異常實時發現和處理,保證設備穩定運行。
- 生產用水: 通過間接冷卻水循環使用、出水壓力調節、蒸汽冷凝水回收等措施,減少生產用水消耗,提高生產用水利用效率;同時,我們積極開展各生產基地的水平衡測試和重復利用率測試,對目前的用水合理性進行分析和檢討,評估節水潛力,明確節水改進方向,優化節水技術和節水管理舉措。
- 生活用水: 制定了《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向全體員工明確集團節水理念;通過加強節水宣導,開展水資源浪費稽核,節水型用水器具使用和改造等措施,提高員工節水意識,降低生活用水消耗量。
我們積極采用先進工業廢水處理技術,通過安裝重金屬污水處理設備、智能MVR廢水處理系統等設施,有效減少生產廢水的產生和排放,提高了廠區水資源利用率。截至2022年末,公司旗下14家有工業廢水產生的工廠中,8家已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
2. 高于紅線的廢棄物管理
為了有效地防止危險廢棄物對人與環境造成的影響,我們在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還明確“分類回收、集中保管、統一處理”的廢棄物管理原則,對生產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從產生、分類、貯存到合規處置進行全面管理,努力向更高的廢棄物處理標準邁進,逐步實現廢棄物零填埋。
3. 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綠色工廠”是制造業的生產單元,是綠色制造的實施主體,屬于綠色制造體系的核心支撐單元,側重于生產過程的綠色化。 立訊精密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理念,在部分工廠成立了跨部門的綠色工廠組織架構, 設立綠色委員會及綠色工廠管理辦公室,明確綠色工廠相關制度建設、實施辦法及管理考核制度, 開展了圍繞建設綠色工廠為目標的多方面管理,包括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資源投入、環境排放、 產品及綠色采購等,同時,工廠還通過綠色工廠建設培訓計劃向員工持續宣貫,賦能員工綠色制造的意識與知識。
截至2022年末,立訊精密旗下11家子公司獲評“綠色工廠“,1家子公司獲評“近零碳工廠”?!熬G色工廠”陣營的持續擴容,標志著立訊精密“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進程正全面提速。
為了降低產品在其生命周期對環境以及人的負影響,立訊精密積極識別所有運營所在地適用的化學品相關法令法規的修訂動向,始終確保運營生產高標準執行《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REACH法規)、《2011/65/EU,2015/863/EU關于限制在電子電器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及其修訂》(RoHS 指令)、《2002/96/EC 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加利福利亞州 1986 年飲用水安全與毒性物質強制執行法》(CA65)、中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標準要求等等各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客戶要求。本年度,立訊精密100%符合產品化學物質相關法律法規及客戶規范,未發生違反法法律法規或客戶要求造成的有害物質客訴及客戶投訴。
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承諾 |
2022年目標進度 |
l 對所有材料、部件、成品及其生產過程涉及的有害物質進行嚴格分級管控,持續開展有害物質淘汰工作,逐步實現全面消減 |
l 搭建并逐步完善綠色產品信息化管理系統,有效管控產品有害物質風險 |
立訊精密作為供應商與客戶的連接點,既有責任為客戶提供環保產品,也有義務向供應商提供明確的原料要求,確保在產品設計與開發、原材料的認證與采購、生產制造、出貨管理等各個環節盡可能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并不斷創新開發安全健康的優質環保產品,為積極追求更安全更高品質的客戶提供綠色鏈接通道。立訊精密自成立之初就注重化學物質的妥善管理,于 2005 年首次修訂《材料及成品限用物質管理規范》(“規范”),并及時跟進各國環保法律法規動態,包含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的法規》(REACH 法規)、2011/65/EU, (EU) 2015/863關于限制在電子電器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及其修訂 (RoHS指令)、2002/96/EC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IECQ-HSPM QC080000-2017標準等國際、產品銷售國及國內相關法律法規及客戶標準要求。

1. 開發管理
創新與開發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石,立訊精密組建企業級事業部,廣納人才,堅持開設獨立研發部門,產品設計時進行有害物質符合性評估,排除不符合規定的有害物質,同時立訊精密還制定《產品生態設計通則》,指導產品研發部門及人員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引入產品生態設計的理念,提高產品生命周期內的環境績效,持續優化產品的環境影響因素引入產品的設計和開發活動。
2. 采購管理
為確保采購受限化學物質合法合規,立訊精密要求采購原料的供應商簽署《環保保證書》,其中規定供應商不得向立訊精密供應不符合立訊精密《材料及成品限用物質管理規范》要求的產品。對物料進行承認,定期對供應商進行有害物質管控相關稽核,查驗產品物質成分表和第三方有害物質檢測報告,并送立訊精密內部實驗室進行有害物質檢測,確保供應商提供的物料積極致力于削減和禁用材料及成品中對環境造成負荷的物質,防止非環保的材料的產品流入公司產品鏈。
3. 制造管理
立訊精密堅持徹底杜絕制造工序、保管場所、倉庫等生產現場使用公司受限化學物質、以及受限化學品物質的誤用、混入以及污染。具體管理措施為:對環保物料和設備進行分類標識與分區管理、對存儲和生產區域人員培訓管理、物料上線前對材料、設備和輔材進行有害物質的符合性確認、成品定期送測驗證其有害物質符合性等,防止生產出非環保的產品。
4. 出貨管理
立訊精密的產品,廣泛應用于電腦及周邊、消費電子、通訊、汽車及醫療等領域,客戶分布在廣,為確保產品滿足客戶有害物質管控和產品銷售國有害物質管控法規要求,立訊精密將提供產品物質成分信息和有害物質測試報告給客戶進行確認和審批,同時立訊精密內部對成品進行定期有害物質檢測,防止將非環保產品出貨至客戶端。
5. 有害物質檢測能力
立訊精密建立了全流程的化學有害物質管理,檢測能力是確保各個流程有效實施的基礎,我們在各生產基地建立了實驗室,其中東莞、江西、昆山、臺灣實驗室都已通過ISO/IEC17025認證。各實驗室都有配置有害物質檢測設備,共配置了X射線熒光光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離子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TVOC檢測儀等設備共計50臺,均采用國際檢測標準進行ROHS2.0、鹵素、鄰苯等有害物質的定性和定量檢測,以最大程度地規避物料的環保風險。
同時實驗室已建立了測試管理系統,對送測、測試結果判定與反饋等過程進行管控,一旦發現測試異常,系統會自動提醒到送測責任人,由送測責任人立即依照8D原則進行問題改善追蹤結案,異常物料會立即進行清查、追回、標示隔離放置到環保不合格品專區,對確定的不合格品予以報廢處理。
立訊精密認識到以碳中和技術為代表的清潔技術是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主動把握清潔技術的市場機遇,積極布局太陽能、電池、工業自動化、電動汽車等技術領域,以成熟的精密制造積淀,助力社會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智能互聯未來。2022 年立訊精密投入清潔技術研發投入近 2.6億元,獲得清潔技術相關授權專利6項。
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承諾 |
2022年目標進度 |
l 持續加大綠色產品和清潔技術相關研發投入 |
l 綠色產品和清潔技術相關研發投入近2.6億元,獲得6項授權專利 |
能效提升 (Energy Efficiency)
1. 新能源汽車:立訊精密專注提升新能源汽車能效利用的技術和方案,開發電能傳輸優化系統和產品,提升電動車充電效率與性能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助力產業能源轉型,推動綠色發展。
2. 數據中心電源:立訊精密采用先進電能變換模塊,提升電源轉換效率,降低電能損耗。
3. 優化系統與技術:立訊精密基于控制算法、電壓跟蹤等智能優化技術和方案,開發用能系統優化技術和產品,實現數據中心、消費者等多場景用能系統智能優化、智能控制,保障能源高效利用,減少能耗損耗與溫室氣體排放。
替代能源(Alternative Energy)
1. 太陽能:立訊精密專注于行業技術創新,基于對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與產業發展趨勢的理解,通過光伏并網、儲能雙向的產品與服務,靈活滿足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需求,提供穩定高效及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
污染防治(Pollution Prevention & Control)
1. 回收再利用:立訊精密挖掘廢棄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機會,創新新型鋁材、塑料回收利用技術,積極在本公司產品中進行技術改進,并在合作伙伴中進行推廣和應用,減少全社會原材料耗用。
清潔產品清單

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我們相信溝通的力量。我們致力于為所在社區創造價值。我們與地方政府和區域組織等伙伴合作,以產生積極持久的影響。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有責任參與保護世界環境資源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立訊精密各工廠環保實踐: 惠州美律工廠為保持廠區綠化環境,增強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和責任感,進行了廠區綠化責任區劃分。各部門按照已劃定的綠化責任區域,由各責任部門在各自的責任區域進行了植樹、樹木維護及雜草清理等工作。

立訊精密各工廠環保實踐: 2020年12月立訊精密昆山廠區與錦溪鎮衛星村聯合發起聯動“村企聯動”環境整治活動,“整治環境大家共行”,為了打造美好鄉村及優良居住環境,立訊精密共有20位志愿者共同參與了約2小時的垃圾清理,環境整治活動,未來,立訊精密各廠區還將繼續投入更多公益活動,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員工樂于奉獻的良好品格。

立訊精密(昆山)工會聯合會為充分踐行低碳、環保、循環、再生的綠色理念,組織了一場“衣往情深 衣彩紛呈”公益環保主題活動,此次活動共計回收397.5kg 舊衣,全部捐贈至回收平臺。
